张店区德法教师假期读书苑(一) 《接上童气》读后感

|读后感   |

【www.15927369555.com--读后感】

《“接上童气”》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活德育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研究”的研究成果,是由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核心编者所著,是对教材学术性的探究,帮助提升专业素养和理解教材的理论高度,对研究教材、开展有效教学和教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齐德德法团队)
张店区齐德小学道德与法治团队是一支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教研团队,团队成员共28人,其中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26人。团队共有骨干教师6人,分别为荣获淄博名师称号的田玲主任、张店区学科带头人邹晴晴老师、曾获区优质课一等奖的孟甜老师、2019年荣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的代文超老师以及青年教师李文萍、孟煜丰。在田玲主任和邹晴晴老师的带领下,张店区齐德小学道德与法治团队的老师们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多次参与区教研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田玲主任和邹晴晴老师带领齐德小学德法团队的老师们多次开展线上教研活动,以德法课堂为载体,以疫情时事为契机,结合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围绕疫情期间的“四个教育”研发专题课程。同时在田玲主任的带动下,齐德小学德法团队的老师们也开展了《“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一书的阅读活动,并定期借助线上教研平台进行读书分享,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点亮了张店区齐德小学的德法课堂,提升了齐德小学德法团队老师们的学科素养。

感悟分享

读《接上童气》定位思政课



01 所有的相遇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学科使命所在,责任初心使然。疫情之下,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德教育、自我教育比既定课程上的知识课更加重要,它与每个人休戚相关。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承载的教育理念、方向,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彰显出独特的学科魅力。
恰逢寒假前,捧到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有童气、接地气的《“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用它充实了漫长的寒假,丰盈了自己的生活,坚定了自己的教育选择。担心理论书籍阅读的难以投入,害怕自己惰性导致的不能坚持,选择了在“喜马拉雅”上朗读这本书,于是得以顺利完成阅读。
读后翻阅、回顾、品味,借助阅读,重构认知,重新认识教材、认识师生关系,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定位,是对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
02 重识教材
教材是儿童生活的伙伴
教材是“模仿儿童生活”的文本
教材是一个“读本”,也是一个“教本”
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就是我们用的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更像一根标杆似的立在那里,给师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教材是儿童生活的伙伴”
通过高德胜教授的解读后,让我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不是一本干枯的书,它有灵魂在其中,它俨然已成为儿童成长中的玩伴,好像坐在孩子旁边的某个同学,也有不足需要同学帮助,也有优点可以让同学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所以它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浑身充满童气,入伙儿童,打成一片,达成一气。
其实就是书中所说的“我们力图融入叙事的同时,又能从叙事中抽离。融入是为了让教材能够成为陪伴儿童的存在,能够与儿童产生心灵上的共振,在不干预儿童自主成长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引导;抽离是为了避免叙事的碎片性、歧义性,用体系将叙事串成一个整体,避免个别化叙事所隐含的偏离教育意图的危险。”(P21)
“教材是模仿儿童生活的文本”
教材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引导,“引导而通过好当下的生活”,为了能够引导,教材必须成为模仿儿童生活的文本,借助以同龄人为主人翁的生活事件发挥引导作用。“教材所选用的生活事件,不是为了讲述他人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些生活事件,将使用教材的儿童带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境之中,用这些生活事件去再现、反映 在成长中体会道德美好与遭遇到的困惑。对于使用教材的儿童来说,生活事件的主人翁是他们,实际上是我们。”(P23)对这一点,我是经历了一个适应阶段的。以往的教材,就是模板,努力呈现最积极向上的目标、正能量,让学生去学习、仰视。而现在的教材,却感觉实例就是身边孩子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很有亲切感,愿意去接受。尤其是面对需要自己去帮助的生活事件时,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材是一个“读本”,也是一个“教本”。
教材是教本,作为老师都很清楚。教材是读本,是一个新的认识。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有的一个框题中三个甚至四个故事,按照传统的认识,这样的课如何上?取舍故事吗?去年底有幸见到高教授,请教了这个问题,高教授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静静地阅读也是德法课堂上必须的活动方式。所谓的学生活动,不是仅仅指让学生动起来,教室里吵起来,必要的时候,教室里安安静静地,每个孩子沉浸在阅读中,沉入在思考中,这也是成功的活动形式。这个时候,教材就是学生阅读最好的读本。好的读本,当然是触动了学生的心底的生活事件,既有儿童自身的,也有成人的;既有当下的,也有过去的;既有真实的,也有虚构加工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汇入儿童经验,成为唤醒儿童经验、滋养儿童经验的力量,成为儿童得以表达和建构的空间,成为儿童经验经由体验得以提升的渠道,成为个人经验与“他人经验”的“接续之桥”。(P57)
只有准确理解了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才能不受教材自身的局限,以所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理论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03 重识师生关系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上做一个“不像老师的老师”很关键,这也是多年来从事德法课堂教学感受颇深的一点。杜威关于教师的“身段”早已洞悉:当教师不是学生团体的一员时,他只能从团体外部发号施令,“如若教育以经验为基础,教育经验被看作一种社会过程,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教师丧失了外部发号施令的命令者或独裁者的地位,而成为该团体活动的指导人”。(P57)曾经不断的追问:什么叫尊重儿童?尊重儿童就是蹲下身来,平视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而不是俯视。
这本书最后一章《德育教师的身份重思》,其实是在点明德法教师存在的方式:作为有经验的道德学习者帮助初学者成为真正的道德关心者和道德学习者。关键词语在“帮助”二字。活到老,学到老,只有知道德的人,才能教道德。谁也不能随便去指责别人的生活方式,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自我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道德的过程中的同路人、同行者。二者的关系与其说是教与学的关系,不如说是“道德学习共同体”的关系——有经验的人引导、帮助初学者或经验较少者。……教师作为有经验的道德学习者尽可能帮助学生转变为真正的道德关心者、道德学习者。(P227)
在卢梭看来真正的道德教育:对他人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己一生的言行记录和美德流传给学生和后人。好高的要求啊!这句话,犹如眼前矗立了珠穆朗玛峰。但基于自身,可以努力去做的是:和学生一起做生活的同行者,一同做生活的反思者,建构并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努力去探究真善美的生活。
04其他
涂尔干曾指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
鲁洁教授说:“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人—人心—人的善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接上童气》读后感

分享人:代文超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而漫长的假期,这个寒假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老师们共读了《“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感谢道德与法治的团队组织了本次读书活动。这个特殊的寒假里,大家用宅在家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做着贡献,同时也捧起书本充实着这段经历。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对教材的认识要整体而全面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特别注重儿童生活的连贯性,是通过建构生活事件,培养儿童整理生活的思想图示,通过时间性、空间性和平常性的生活事件,使儿童能够发现平常生活的奇妙、特别之处,并能体会平凡生活的点滴与不凡。同时,通过这些生活事件,引导儿童学会建构自己的生活事件,从而在其平凡生活中形成自己的生活纪事,建构自己值得的个人生命叙事。
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的对某一课的内容进行研究,而是要站在学段的立场上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具体的某一节课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这样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在进行教学时才能更有针对性。
二、授课的形式要多样化
新教材的核心关注点不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观念,而是引导儿童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能够过有道德幸福的生活。而我们的教育也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课程虽然是在特定时间实施的,但其内容却是来自儿童的整体生活课程,虽然无法代替儿童的整体生活,但是可以提供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对自己的整体生活进行反思、体悟、整理、想象、提升。
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是按照课程规定,把整个学习浓缩成几节课,并在一周之内用比较短的间隔来不断重复这几节课的内容,因为这种间歇性的课程特点,几乎不足以给儿童留下任何深刻或持久的印记,而没有这些印记,儿童就不能从道德文化中获得任何东西。另外,我们的教育如果想要对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我们的授课内容也必须深入到儿童经验之中,用儿童经验来引导儿童,授课方式也可以采取更加平易近人的聊天式、活动式、体验式,这样的指导才是真正有意义、有效果的。
三、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近几年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研究和阅读本书,我越发感觉到这一学科对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学科教师的学科素养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多种维度的。我们的学科知识非常的丰富且复杂,处在多种学术学科之间,因此我们要综合的学习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其次,处在学术学科与教育之间,无论是来自哪个学科的内容,最终都要进行教育处理,抵达学生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将学术学科的知识教育化的素养;再次,处在品格与职业之间,教师从事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单靠工作技能,还要靠自身的品格,教师的品格本身就彰显着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我们道德与法治的老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并非单纯的道德教授者,也是一个道德学习者,通过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生们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最后的附录部分也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不管是鲁洁教授“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教材编写精神,还是一篇课文成型的“12道工序”,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人对学科的专注与奉献精神,所有的这一切都源自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科的热爱。那么我们作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师,有这么优秀而敬业的前辈们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更应该扎扎实实的研究教材,将他们的心血尽可能的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将他们对学科兢兢业业的精神发扬光大。
这个寒假,我们都畅游在书中,体会着编者的用心。明确了教育要回归生活,就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了解、尊重、关心儿童。我们也将努力通过这门课程,让孩子们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的生活。

《接上童气》读书感悟

分享人:李文萍

寒假里非常有幸和老师们一起读了《接上童气》这本书,这本书学术性非常强,因为本人教龄比较短,对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透彻,课堂上的经验也不多,所以领会不够透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感悟。
这本书对于德法老师是非常实用的,它是帮助我们梳理《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整体设计和具体细节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是指导我们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很好的工具,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理解教材的能力。我们备课的时候不仅可以参考教师用书,还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好的去领会教材所倡导、预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所以值得一读再读,相信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研究统编教材是如何“接上童气”。“接上童气”其实就是指只有让教材成为真正“模仿儿童生活”的文本,使教材真正回归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够起到教育的影响作用,为儿童的道德成长服务。书上在很多地方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这一点,在以往的教育中,作为成人,在面对儿童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运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经常会忘了我们曾经也是儿童,曾经也撒过谎、也犯过错等等,而统编教材的编写者就在努力的做到不断地接近儿童生活,接续儿童的生活经验,真正的尝试“蹲下来”和儿童连接,用这一个经验唤醒儿童成串的经验,让教材“入伙”儿童,使儿童在课堂上能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受成长,达到一种无意识学习,这里面不仅有强大的理论支持而且展示了编者对于儿童的那种了解、尊重和关心。
还有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印象很深刻,比如在谈到儿童生活事件的选择上,不仅会选一些正面的生活事件也会选择一些负面的,让儿童从小就知道这个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不是只有真善美的,这也是一种对儿童现实生活的回归,因为儿童虽然生活在我们的保护之下,但是真实世界的样子他们从一开始就应该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学会辨别,有自己的判断力。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作者并不是一味的去发扬,而是非常理性客观的在教材编排中适当的加入了传统文化当中的消极内容。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让儿童对我们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反思,我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真实和包容,也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
在这种真实的生活经验的呈现中,真的为能够使用新教材的儿童感到幸福。同时作为一名肩负责任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要改变观念,以本书为指导,让教育回归生活,提升自身的综合知识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我也会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去经历,去学习,去反思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这是编者的愿望,也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目标。
走进儿童的内心

分享人:孟甜

《接上童气》这本书把我们带进了儿童的内心,也为我们解决很多实际内心的思考和问题。其中,有一点“儿童就是儿童,要尊重儿童的独特性”,让我想起工作以来与学生在一起的点滴回忆。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第二年,带了一年级,其中有一个孩子我总觉得他很特殊,也不是纯调皮,更不是学习上有问题,相反学习还不错,但是他的思维模式跟正常孩子不太一样。有一回,他课间把我们班一个孩子压在地上,致使这个孩子的脸部青了一大块,那时候我虽然没有经验,但肝火比较旺盛,就冲着他一顿大吼。他站那瞪着眼看着我发火,之后他一个字都没说。我就把他拖到他伤到的那个同学身边说:“你看看你做的好事,你看见他脸上这块大淤青了吗?”没想到的是,他瞪大眼睛看了看,轻描淡写来了句:“没有啊,哪有淤青?”听他这么说,我强忍着火气,说:“同学们大家看看他的脸上有淤青吗?”全班同学都说有。我就接着问:“他是真没有淤青还是你觉得他没有淤青?”他说:“我觉得他没有。”这时我就知道他心里是怎么回事了。我又对受伤的那个孩子说:“你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这个孩子就把当时大体情景说了说,说的过程中,他们两个开始对话了。我听着受伤的孩子说:“我又没惹你,你为什么把我压在地上?”这个孩子说:“我明明没有跑,你为什么说我跑,还拉着我?”等等,我站在一边听他们的对话说实话觉得又气又好玩。最后,他们两个都相互道歉了。这件事之后我就在反思,他们最后也算是儿童对儿童的方式,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也许不是他的思维有问题,是我的思维没有从他们角度出发,总是把我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的身上,那遇到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我的教育就会受挫。
就像书中说的“要尊重他们特有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耐心地观察、感受他们,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缺点,然后在尊重他们独特性的基础上再成为他们的老师,这样我们无论是教学,还是班主任管理就会更有针对性。因为尊重了儿童的独特性,承认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和成长特点,也就离他们的内心更近了一步。


丰实儿童的人生底色,让生命熠熠生辉
——《接上童气》读后感

分享人:孙磊

2020年1月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田主任送我一本好书——《接上童气》。一看书名就喜欢了,久违童年的感觉袭来,如一缕清风铺面,带着些许回忆的味道。接过此书,亦欣然笑纳,承蒙领导不弃,内心甚是感激。
许是好久没有读这一类专业书籍了,经常是仔细研读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要义,反复琢磨成了读书时的常态,也渐渐有所体悟、有所领会、有所思考。现将自己浅薄的收获与相投者共勉。
一、尊重儿童,才能更好地成就儿童
“基于儿童”的概念是本书从头到尾所传达的中心思想。书中提到的“在设计内心性活动时,编者特别注意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尊重”、“在教育目的上,应定位于提升儿童文化素养的教育”、“儿童还是儿童,要尊重儿童的独特性”等等内容,充分地体现了编者对儿童的尊重。这让我想起了田玲主任曾表达过的“儿童站在中央”的理念。这就要求为师者的视角须与儿童平行,真正做到与儿童之间的平等对话。我想,这一点一滴的“尊重”将化作儿童成长过程中深刻的烙印,将始终伴随儿童的一生。
二、设计活动,以儿童经验为出发点
本书提到,教材定位为“与儿童对话的文本”,就“需要把儿童‘放进’教材之中”。其中,“生活化地组织教材”、“‘模仿儿童生活’的德育教材编写方式”、“内在性活动将儿童‘引入’内心的世界”、“在教学策略上,应从儿童感兴趣的事件或经验出发”、“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室中的儿童”等等内容,实现了“与儿童对话”,突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同时,对于较为欠缺的“教学策略”本书也有诸多建议,让活动设计有了依托。从儿童经验出发,就像是打造一个小世界,让儿童走进来,进而走出去,然后走得更远,步履越来越坚定。
三、领会意图,方能更好地服务儿童
编者有心,也需读者有意。本书中“教育既要引导儿童过好当下的生活,也要引导他们超越当下的生活,从而步入人类广阔的文化世界”、“以‘生活事件’作为基本素材来组织教材”和“建构了基于生命经验的道德学习方式”等等内容,勾画出了教材与儿童之间本来的模样,为师者只有领会到编者的意图,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实施,从而更好地服务儿童,促进儿童成长。
在“教材编写故事”中看到鲁洁先生“只是因为热爱”这几个字时,倍受感动。“热爱”在字典中解释为“爱的程度很深”。“以80多岁高龄与编写组一起讨论教材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文件袋“是编写组的‘百宝箱’”,亲自参与试教,坐在小板凳上听课,课间与小朋友聊天、向小朋友请教……一切所做,只为了“儿童”,这样的“热爱”让人崇敬。
作为教材的实施者,让我们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儿童、对待教材、对待教材编写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尽上一份自己的力量,丰实儿童的人生底色,使儿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从而让生命熠熠生辉。


《接上童气》读书收获

分享人:孟煜丰

很高兴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接上童气》这本书的读书收获。就像我在打卡中说的,在读《接上童气》这本书的过程中,曾中途一度弃书,因为越读这本书就越像在读大学时期的专业书一样,枯燥、晦涩、难懂,不过越读到后面就越能感受到《接上童气》这本书的有趣和有益,书中的许多观点和主张都对我们以后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我的读书收获。
首先,通过读《接上童气》这本书,我对教材的学术性理解得以增强。如果说教参是统编教材的“使用说明”,那么在我看来,《接上童气》一书就像是统编教材的“学术说明”,这本书从理论的高度向我们解释了教材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教学活动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教材的编排相对应的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等,让我们这些处于一线的教师能够知晓教材编排所依据的理论,有效地提高一线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此同时也能够激励我们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去进行思考、去探究,这对于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通过阅读《接上童气》这本书,我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认识也更加科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这一身份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之前的我未曾接触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所以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初高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也可以是给出一个道理或理论,之后为学生列举出各种案例,用各种案例去论证这个道理或理论,引导学生得出某个结论,这就是一节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但经过实践摸索以及向我的前辈老师请教,发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并不能够这样上,虽然大体明白了应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去体验,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还是有点模糊。
带着以上的问题,我开始了《接上童气》这本书的阅读,书中关于“教科书虽然名为‘教材’,但是必须定位于‘学材’”的说法,让我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知道了“道德与法治课不应该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道理,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通过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获得自己的感受,去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道德冲突或矛盾,教师再加以适时地引导,让学生能够从内心真正认同某个道理,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另外在书中关于“教师应是道德的学习者,教师只有认同了‘道德的学习者’这一身份,德育课程的实践才真的有希望。”的主张,科学定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身份,这让我明白了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并不一定是道德高尚,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教,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的教师,而是与学生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共同去学习道德的“有经验的学习者”。
此外,在书中,专家在进行理论说明的同时也列举了大量的教学课例,这也是非常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www.15927369555.com/duxieguangan/6737/

    热门推荐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传承红色精神读后感精选4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承红色精神读后感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关于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五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老人与海读后感汇编4篇

      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人与海读后感汇编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徐贵祥写的琴声飞过旷野读后感范文汇总四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贵祥写的琴声飞过旷野读后感范文汇总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金银岛读后感(锦集3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银岛读后感(锦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胜者思维》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胜者思维》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红星照耀中国五六章读后感(锦集3篇)

      《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五六章读后感(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